藏青民族文化珠宝产业园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推动民族产业发展!

2021

成立于

3.09

亿

项目总投资

282

园区占地面积

10

标准生产车间

西藏国玉珠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藏青工业园,藏青工业园是依据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部署,经青海省政府同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在格尔木市的工业园区,为副厅级管理单位。园区构建以资源加工为主导,循环经济产业、物流商贸产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产业体系。执行《西藏自治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藏政发(2021)9号】。

西藏国玉珠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玉珠宝”)依托藏青工业园区特殊的政策于2020年12月23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象牙及制品除外);珠宝首饰设计、研发、制造、销售;艺(美)术品、收藏品鉴定评估服务(不含文物);矿物的洗选加工;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建筑用石加工,建筑材料销售;园区管理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货物进出口(不含艺术品进出口);知识产权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文化产品展览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限制的经营活动)。

2021年5月国玉珠宝正式启动开工建设藏青工业园民族文化珠宝产业园(简称“民族珠宝产业园”)。民族珠宝产业园经格尔木市政府同意,经由藏青工业园招商入园的,以和田玉为主要原料生产民族珠宝文化产品的珠宝企业。国玉珠宝深耕珠宝产业几十年,在行业积淀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原料资源,对传统市场转型和行业发展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公司利用以上优势及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牵引和整合下游产业形成行业产业集群。

西藏国玉珠宝公司负责招商、建设、运营管理民族珠宝产业园的建设发展,牵引省外珠宝玉器下游企业到园区入住,打造以和田玉为主原料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宝文化产业园,实现“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新的产业集群即要应对当前疫情、大国博弈和产业结构调整三重叠加的困难,又要放下过去,积极学习,拥抱创新,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设备共享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走出一条与社会趋势和市场环境相适应的行业新路,贯彻民族文化强国战略,实现民族珠宝文化持续健康发展。依照底层逻辑顶层设计的原则,构建科学的运营和组织框架是产业园区高效发展和合理纳税的核心,是珠宝园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通过科学设计规划力求完整反映行业采购、设计、生产加工、物流等全流程。本项目实施后,达产年计划生产佛珠1200万粒;生产玉佛、玉观音、平安扣等雕刻小挂件500万件,生产玉镯系列60万支。同时经营国际玉石原料进口贸易,包括进口韩国、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外玉石原料,进行分类分级后销售至国内珠宝市场。计划三年内实现民族玉文化产业园销售额超10亿元,力争打造第一家民族玉文化珠宝上市公司,为产业赋能,为藏青经济发展增砖添瓦。

国玉珠宝创始人

刘盛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研究生、日内瓦金融博士、清华大学EMBA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客座教授、青海经济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刘盛春先生以他创新的思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弘扬中国和田玉文化、提升中国和田玉的知名度、推动和田玉产业发展和青海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始人与奥运
昆仑玉“申奥”访谈纪要

采访人 :《玉器时代》杂志社记者张羽(Z)

受访者 : 奥运会奖牌捐玉承办企业代表刘盛春(L)

采访时间 : 2012年5月8日

采访地点 : 北京天雅古玩城“玉出昆仑”

探索全部
青海昆仑玉的“申奥”之路
探索更多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举国欢庆。奥运搭建的奥运经济这个大舞台曾经创造了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可以说是一列通向世界的经济快车。如果能通过奥运会打响青海昆仑玉的知名度,那必定是“一朝扬名天下知”。彼时,青海省已经提出藏羚羊申请为奥运吉祥物,而青海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刘盛春先生就提出了用青海昆仑玉雕刻藏羚羊大型玉器工艺品捐献奥组委永久收藏方案,但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系列公布后方案被否决。

发展历程

  • 2010
    2010.01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开展特色优势资源深加工工业园区论证工作”。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同年11月,藏青两省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建立格尔木藏青工业区区协调领导机制的协议书》。

  • 2011
    2011.07
    国务院第161次常委会议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将藏青工业园区建设纳入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重点项目。
  • 2013
    2013.06

    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丁业现、青海省常务副省长骆玉林共同签署《关于藏青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会谈纪要》。

    《藏青工业园可行性论证报告》通过专家评审;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青海省省长郝鹏在格尔木市共同签署《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

    藏青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 2014
    2014.04

    藏青两省区人民政府联合下达《关于藏青工业园总体规划和藏青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明确藏青工业园区要把西藏特色优势矿产资源转换为产业优势,构建以资源加工转换产业为主导、循环经济产业和物流商贸产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产业体系,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化有色金属材料基地,探索西藏工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2014年7月,两省区环保厅共同出具了《藏青工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 2015
    2015.08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提出“支持藏青工业园区建设”,并在中央、国务院文件中予以明确。

  • 2020
    2020.12

    西藏国玉珠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藏青工业园区正式注册成立

  • 2021
    2021.05
    藏青民族文化珠宝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

组织架构

园区定位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宗旨,以中国传统玉文化为引领,以民族工艺品为主导,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用足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及藏青工业园优惠政策,推动中国珠宝玉器文化产业及民族经济复兴和高质量创新发展。

文化理念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推动民族产业发展

用心做好每一件文化艺术产品,使其成为有温度的心灵伴侣,启迪人的智慧,涵养人的精神,让全人类共享中国玉文化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新业态破题新发展格局,让每一位行业从业者共享产业发展创造的综合价值;让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全面发展提升,并幸福、自信、卓越的进步。

园区展示